1
所有人都可以预约
10月12日,据财联社、科创板日报等多家媒体消息,从知情人士处获悉,目前国药集团新冠疫苗已经在北京和武汉开放预约接种。
具体可以通过国药集团官网或扫描国药集团提供的二维码进行预约,预约者在约2周后收到通知,并到指定地点注射。通过一款“新冠疫苗接种预约”的小程序可以看到,目前已有逾7万人进行了接种报名。
据了解,虽然所有人群都可以进行预约,但是公司会优先选择出国留学生,特别是今年11月至明年1月需出国的留学生进行接种。
10月13日,据人民网消息,印尼方同中国康希诺生物公司、中国国药集团和科兴生物技术公司等中方制药公司领导进行会晤后表示,来自中国的新冠疫苗将于11月运抵印尼。
另据央视新闻报道,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9月末表示:“世卫组织对中国的新冠疫苗很感兴趣,一直在密切关注,一些疫苗在现阶段临床试验中已被证明有效。”
可以看到,国产新冠疫苗,已经开始在国内国外推进。
2
接种后或将有长期抗体
国务院在近期举办的“新冠疫苗工作进展推进会“上,对于新冠疫苗保护时间有多长?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作出了解答。
曾光表示:人类发现新型冠状病毒的时间仅仅9个月,每款疫苗接种后的保护时间有多长,还要做长期、大量的研究工作。目前,我国最早接种疫苗的受试者血清监测结果显示,抗体依然维持较高水平,这提示了疫苗可能会有比较长期的保护作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物安全首席专家武桂珍对于有效性也谈到,因为新冠肺炎的发生时间并不长,所以疫苗研制的时间也不长。根据以往的经验和过去研究的结果,我们期望大概起效1到3年。因为时间很短,我们还在继续观察。
“目前国内接种新冠疫苗的,主要是一些出国人群。这部分人有的需要出国工作与学习,这部分占很大的比例。到现在为止,他们的效果非常好,没有出现副作用。”
此外,打疫苗的这些人当中,没有一例感染新冠肺炎的,这是目前观察到的结果。
我们将人群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高风险人群,包括医疗和防疫人员、边境口岸工作人员、城市运行保障人员、大型农副产品和冷冻食品市场工作人员、其他公共场所工作人员等;
第二类是高危人群,包括老年人、儿童、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等;第三类是普通人群。未来,将按照高风险人群、高危人群、普通人群的顺序,安排接种。
中国新冠疫苗将如何定价?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郑忠伟表示:新冠疫苗在中国的定价,将遵循其公共产品属性,必须要满足可及性和可担负性,一定是在大众可接受的范围内。
10月9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在官网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354号建议的答复》,针对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将接种新冠肺炎疫苗纳入医保全额报销”的建议,答复称,新冠肺炎疫苗接种人数众多,所需费用总额高,明显超出医保基金承受能力。
《答复》中称,疫情发生以来,截至2020年7月19日,全国新冠肺炎确诊和疑似患者发生医保结算13.55万人次,涉及医疗费用18.47亿元,医保支付12.32亿元,支付比例达到67%。
剩余部分财政按规定进行补助,解决了患者和医疗机构的后顾之忧,为战胜疫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依据2019年12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我国将疫苗分为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其中免疫规划疫苗由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等组织集中招标或统一谈判,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实行统一采购,政府免费向居民提供。
另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条规定,应当由公共卫生负担的医疗费用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2020年7月公布的《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中指出:预防性疫苗不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故疫苗及接种费用等疾病预防控制项目应通过公共卫生服务资金渠道予以解决。
《答复》称,目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水平特别是城乡居民医保的筹资水平较低,2019年城乡居民医保人均筹资仅800元左右。
“从现阶段医保制度整体发展状况、群众疾病治疗需求以及医疗保险基金筹资水平和抗风险能力来看,当前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还是立足于为群众提供基本疾病治疗保障,着力满足群众基本医疗需求,还没有能力将支付范围扩大到疫苗等非治疗性的项目。”
在《答复》结尾,国家医保局指出,下一步,将会同相关部门共同研究新冠疫苗的费用问题。